「虛雲講座」邀請法光分析“勝解”概念
9月28日:虛雲講座邀請法光分析“勝解”概念
會議講座 2018-09-22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aQUxXuVJ9LK_p97VeUrA
提取码:h7w2
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將於2018年9月28日上午在英傑交流中心月光廳舉辦虛雲講座第46講,邀請國際著名南傳佛教研究專家、香港大學明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法光教授(Ven. Prof. KL Dhammajoti)主講,題為“勝解、禪修體驗和唯識”。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成建華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惟善、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研究員劉震參與評議對話。宗教文化研究院 虛雲講座第46講
勝解、禪修體驗和唯識
法光(KL Dhammajoti)教授 主講
國際著名南傳佛教研究專家
香港大學明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主持:成建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評議與對話:
惟善(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劉震(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研究員)
講座簡介:
“勝解” (adhimukti/adhimokṣa) 的概念最初見於早期佛教中提及禪修的聖典;其基本涵義為一種堅定的印可。在南北傳的經論裡皆明確表示:在人類的認知乃至輪迴的體驗裡,勝解成為決定性的條件。在此詞的發展過程中,衍生了多種含義;表現為śraddhā (信),kṣānti (忍),ruci (愛樂、欲樂),adhyāśaya (意樂、增上欲解),等。這些術語及其含義,被保留於隨後的阿毘達磨及瑜伽行派的傳統中。它們之間,在意義上既是相互關聯或部分重疊,又有著各自的強調。簡言之:“勝解”發展成具有認知和情感意義的術語。
特別在瑜伽行派裡,“勝解”的義理開展,多姿多彩。它成為不僅是影響禪修體驗的重大力量,更被理解為決定了凡夫對整體存在的體驗之根本因素。可以說:我們所有的體驗,都為勝解所操縱。隨後, 《瑜伽師地論》的<攝抉擇分>及《攝大乘論》等,也引用勝解的禪修體驗,以反駁一些對唯識教理的質疑。瑜伽師的勝解體驗,更成為成立唯識教理的一個最有力的證明。在某種意義上,幾乎可稱:“唯識的世界”即是“勝解的世界”。
講演人簡介:
法光(Ven. Prof. KL Dhammajoti),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香港大學明德教授,香港佛法中心主席,斯里蘭卡佛學研究中心《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主編。法光教授從事佛學研究與教學30餘年,精通梵文、巴利文、英文等語言,能熟練閱讀藏、日、法等文字的佛學資料,對南北傳佛教哲學都有很深的造詣,其“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研究在國際佛學研究中處於領先地位。代表作有:
1. Sarvāstivāda Abhidharma (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
2. Entrance into the Supreme Doctrine (入阿毘達磨論之英譯與研究)
3.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Dharmapada (漢譯法句經之英譯與研究)
4. Reading Buddhist Sanskrit Texts (佛教梵文經典讀本)
5. Abhidharma Doctrine and Controversy on Perception(阿毘達磨知覺論之教義與爭論)
地點: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月光廳 (位於北大東南門內50米)
時間:2018年9月28日(週五)上午9:00-12:00 (會場座位有限,務請提前15分鐘入場)
鳴謝:河北省生活禪文化公益基金會、北京和合天地文化公司